如果玩三國無雙的時候是無雙週,玩劍魂的時候是劍魂週,那最近幾
天應該都算是涼宮春日週。嚴格來說,其實動畫並不是非常「好看」
的作品,但是我覺得它十分「優秀」。
首先,動畫的作畫水準之高,令人讚嘆。在我的觀念中,好作品不一
定要有高作畫水準,但是作品值得花錢收藏與否,作畫水準是第一優
先條件。目前來說,先不論嚴肅的大派頭作品,這種小品類型的只有
To Heart跟AIR,以及最近涼宮春日會考慮。
(只不過要有閒錢收DVD,大概預算要排到明年)
其次,動畫的順序沒有依照原作來,很大膽而且很刻意的抖亂了先後
順序。這點最直接的好處是,因為原作尚未完結,如果硬要幫動畫做
個結束,那就會跟無數先例一樣:原作竄紅之後趕緊趁勢推出動畫,
結果動畫進度快速追上原作,在原作還沒有告一段落前,動畫只得選
擇不冒犯原作也帶不出高潮的方式草草收尾。
涼宮春日的手法是把小說第一集的結局拿來當動畫十四話的結尾。然
後,為了補足中間不足的份量,把小說二至七集的各段落取出來穿插
進去。
當然,動畫避開了一些前後程度較大的不連貫與矛盾。有看過原作的
人固然知道這裡是小說的什麼地方取出來的,沒看原作的人也能從各
話預告中略微知道先後順序。
附註一點,其實,涼宮春日的小說,也沒有全然依照時間順序就是了。
比較讓我驚喜的是,這種方式反而製造了意外的樂趣。因為動畫本身
由幾個先後順序已經抖亂、有點連貫又不會太連貫的段落構成,所以
看的人不用計較劇情銜接,可以放心把各話單獨看。
而我就是因為這樣才發現:原來看過一次全十四話,心中以為「這就
是結局以後」再「回頭」去看,非常有趣。
因為事實上,十四話以前的東西以時間點來說,很多都該是發生在十
四話以後的(動畫十四話是小說第一集結尾,動畫其他話卻是小說一
至七集的內容組合成),所以回頭去看第二次,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
覺。
這裡我要稍微說明,或許只是我個人感受,不過,如果一部作品中間
伏筆到了「結局」都解不開,非要觀眾「重看」才會發現,那很失敗
。但是,如果有些伏筆在看的時候只會帶來點疑惑,不影響主軸也不
影響結局理解的情況下,讓「重看」時候才會發現原來如此,這種程
度就能一種樂趣。只是看樂趣本身究竟有去與否。做得好就是樂趣,
做不好就落於惡趣味了。
最後,第三點,在這種改編原作下,我覺得動畫不比原作遜色,甚至
利用動畫優勢做出許多名場面,還勝過小說能表現的範疇。
不是說小說不好,而是這種ACG領域的東西,小說有原罪,那就是讀者
都期待看見文字轉換成ACG以後的「畫面」。更不要說,原作小說自身
就有附上插圖了....看見原作小說插圖中美美的人物動起來、出聲音,
這不就勝過純文字幾許了嗎。
十二話學園祭的輕音樂社插花演出,無疑超出小說所能表現範疇。
實玖留的萌度在動畫裡配上聲音演出,應該也是小說難以表現的地方。
反而是長門在小說中感覺比較好。互搟過,在動畫ED裡面小小跳舞、
比動作的長門,倒也別有一番樂趣。
總而言之,涼宮春日值得一看,就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