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本小說看了我快一個禮拜,今早才翻完。不是不好看,而是,步調與走向與我預期的不一樣。
專門對幼兒下手的殺人魔、孩童時期心靈受過創傷的女主角、撲朔迷離的線索疑雲......一般來講這題材的懸疑小說與偵探小說太多了,不足為奇,然而惡魔呢喃而來卻有相當不一樣的地方。
首先,大多數選用這種題材的小說,會將加害人的角色放大。通常主角在緝凶破案過程中,加害人會不斷作案,往往主角也每每都差臨門一腳趕不及,必須累積幾次失敗後才能找到真兇。
至於惡魔呢喃而來的案件,則都是「已完成」的。主角與緝凶小組的人純粹在處理案件,而唯一具有迫切性的關鍵在於:最後一位被害人可能還活著。因此,越早破案,越有可能讓最後一名被害人得救。
因為沒有在小說中持續犯案,使得隱藏在幕後的殺人魔形象模糊,而且不只讀者對他感覺模糊,主角等人也得費盡心思尋找任何不起眼的蛛絲馬跡,才能定義對方的行動規律、思考模式,從而尋找兇手。
而我,則因為偏離對小說的初始預期,因此前半段閱讀時始終抓不到步調,加上又有些雜事,使得小說閱讀相當不連貫,也就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。
但以小說本身來說,可看性是頗高的。舉凡犯罪專業知識、伏筆、曲折與破題,還有最後安排在結局部分的幾個驚人真相,都很有看頭,而且對於最後殺人魔終於清晰的形象塑造也沒有落於俗套。
好吧,這部小說值得一看,我承認看這麼久是我的不對:p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